我終於知道你長什麼樣子啦!(下)

[最後編寫日期:2017/05/26]

  (朱玉芬攝)

「我一定要看看你拿掉口罩的樣子。」
「我終於知道你長什麼樣子啦!」L先生開心地拿著手機要我跟他合照……

文 / 陳品諭 (醫學實習生)

得到所照顧的病人讚美雖然很開心,
但我衷心希望他不需要再受病痛所苦

    身處隔離病房,在台灣又只有平日忙於工作的友人能關照,他一定非常寂寞吧!於是,除了每天查房前的拜訪,我到隔離病房陪伴他的時間逐漸增加;L先生開始在我打開房門時露出笑容,在我做理學檢查的時候好奇地觀察,不可思議地指著聽診器問我:「你真的能從那東西聽到些什麼?」;他得意地展示手機裡的APP,裡頭標註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也透過視訊,向他的台灣朋友們介紹我這個「醫生」。

    離開內科前的週三下午,我和同學們正在考紙筆測驗,口袋內的公務機突然響了,是和我一起照顧L先生的專科護理師打來的。

「你好,我是clerk品諭!」
「品諭,醫師想要測那位外國人的餘尿量,可以請你幫他做個單次導尿嗎?」
「嗯,我現在在考試,大概幾點要導尿呢?」
「因為之前在外科照顧他的專科護理師也會來,最晚三點喔!可以嗎?」
「唔,好,我三點過去。」望著手錶,時間是兩點半,而我還有一半以上的題目沒寫。

   牙一咬,接下來的題目全都用火箭般的速度寫;成績如何我已經不想管了,比起考試,更重要的是我正在照顧的病人,至於沒有認真作答的部分,等之後答案出來、發回考卷時再好好檢討吧!匆匆交卷後,我便趕往病房。

「你很準時嘛!放過尿管嗎?會做嗎?」外科的專科護理師如是說。
「之前放過兩次,還不是很熟練……」
「沒關係,這次就讓你來。我在旁邊看著,不行的話我會幫你。」
導尿的用品都已經備好,L先生饒富興趣地觀察著尿管。
「我的老天!這麼長一根東西真的可以全部放進去?我可以用手機拍一下這東西嗎?」
「當然可以。待會可能會有點不舒服,不過我會盡量小心。」
「沒問題,我很相信你。」聽到這句話,我變得更穩了;放尿管的程序一一浮現在腦中,我開始有條不紊的消毒、鋪單、準備尿管與潤滑膏。
「我要放尿管了哦!」接下來是一片沉靜,感覺不到時間流逝,一回神已經導完尿了。
「好啦!這樣就可以了。」專科護理師看起來頗滿意,開始量餘尿量。
「很不錯!你跟他說餘尿量不多,跟之前比有很大的進步。我還有事要忙,待會讓他清洗一下,消毒的東西殘留有時候會讓病人覺不舒服,沖洗一下比較好。」

    我將專科護理師的話翻成英文,接著幫L先生推他的點滴架到浴室,確保病人服的下襬不會沾溼,再遞沐浴用品。(掛著點滴,連日常生活的小事情都會變得很困難呢!)

「真的非常謝謝你。」我離開病房前,L先生很認真的跟我說。
「不客氣,我希望你能盡快好起來,我在微笑喔!」
因為戴著口罩,所以把我的微笑說給他聽,但我想,即便不說,他也知道。
兩天後是L先生出院的日子,也是我在內科實習的最後一天。
「希望之後還能在這裡遇到你。」L先生愉快地說。
「不過我希望你不用再住院了!」得到所照顧的病人讚美雖然很開心,但我衷心希望他不需要再受病痛所苦,還是別在這裡見面比較好吧!
「接下來我要化療,也會出沒在這兒,希望可以看到你!」
「那我懂了。恭喜你可以出院啦!再見。」

不是以照顧者的身分,也可以去找他,
以朋友的角度去陪伴他,對病人的心理也會有所助益

   外科實習生活的精采程度與內科相比毫不遜色,每天除了照顧病人、上課,更要跟診、跟刀,也有許多實作練習,就這樣過了一個月,我都沒再遇見L先生。

    不知道他化療得如何?在繁忙充實的日子裡,這樣的好奇偶爾會閃過腦海。

    一個月後,我正在大腸直腸外科實習,負責照顧的病人住在五樓病房。某天,跟著主治醫師查房時,我發現L先生的名字又被寫在隔離病房的門牌上了。
要不要去看他呢?職前訓練時,我們被告知不可隨意拜訪非自己照顧的病人,現在的我是外科實習醫學生,L先生既不是外科病人,也不是內科教學團隊負責照顧的病人,似乎沒有理由去看他;我害怕自己踰矩,心中卻又不想就這樣放著不管。幸運的是,當我向王金龍醫師尋求意見時,王醫師告訴我無須拘泥於紙本規範,這條規定的立意,是使醫學生不利用醫療的權力隨意探究他人隱私,而我既是照顧過這位病人的醫學生,即便這次不是以照顧者的身分,也可以去找他,以朋友的角度去陪伴他,對病人的心理也會有所助益。

    於是我又進入了與世隔絕的病房。L先生勉強擠了一點笑容,就又閉上眼睛休息,他的心情十分糟糕;之前為了進行化療,他身上裝了Port-A Catheter,沒想到還沒開始使用就感染了,間歇性發燒讓他無法睡得安穩。我對於如何解決他身體上的痛苦束手無策,只能盡我所能陪他,告訴他我相信所有的醫療人員都很努力,希望他能盡早康復。

    隔天中午剛好有每週三次的醫師午餐會,我聽到幾位醫師討論L先生,因為語言的緣故,醫師對於L先生疾病以外的狀況並不是那麼了解;我心中暗忖,只要L先生願意,多個人去陪他、跟他說說話也不錯,或許有機會能夠更加了解他這個「人」。

    於是,傍晚離開醫院前,我又到隔離病房;此時L先生發燒的不適已經有所改善,氣色看起來好多了;聊著聊著,說到我正在外科實習,因此沒辦法像之前那麼頻繁陪他時,他立刻問我下週是不是要幫他拿掉Port-A Catheter,得知我無法參與後顯得有些落寞;為了轉移話題,我告訴他週末要回原本就讀的大學參加海外實習面試,L先生問了我想去哪裡實習、為什麼選擇該校後,祝福我面試順利。

  「你沒問題的。」L先生對著我點點頭,要我趕快去搭車。

L先生一定不知道短短兩句話,
會成為我日後實習生活的動力之一

   海外實習面試只有短短十分鐘,回到台北,我的注意力回到目前照顧的病人身上,無暇多想面試結果;週一上午查完房後,我趁著空檔去隔離病房。

「面試得如何?」一開門,L先生用這句話代替早安,對我露出微笑。
他竟然會在乎我的事情,會關心我!我的情緒一下子激動了起來,這已經不是單向的我關照、拜訪他,而是真的像朋友間的問候關心,是雙向的。
「還不錯!過程很輕鬆、老師們一直在笑。」不知為何,許多正經嚴肅的話,從我口中說出來,會變得有點好笑,我的面試過程簡直就是綵衣娛親。
「你很有活力,總會帶給別人歡笑!」他邊說邊笑。(附上原句:” you are dynamic, and you always bring laughter to others!”)
「你絕對可以獲得實習的機會。」

   L先生一定不知道短短兩句話,會成為我日後實習生活的動力之一;我亦從未想過,有一天,不是我給病人支持,而是他們支持著我。沒有什麼比得上我所照顧的人的讚美了,他們與我的關係是水平的,評價是最客觀的,能夠獲得他們讚美,是最令我開心的事。

我非常喜歡你每天來拜訪

「早安!」我進入病房時,L先生正在和他的朋友視訊。由於上週五在醫師午餐會時聽到醫師們討論L先生,似乎是保險方面有點問題,而L先生不太願意講他為什麼來台灣,因此我想再多跟他聊天、多聽他講話,也許能夠知道他在想什麼。
「能和朋友這樣視訊真不錯!」
「是啊!不過我在台灣能夠聊天的朋友也不多。老人不太說英文,年輕人又太害羞。」
「那你為什麼會想選台灣居住呢?」就是這一刻!如果L先生願意告訴我,我會很高興,不過若是他不想講,我也不會勉強他。
L先生稍稍遲疑了一下,才跟我說了一段好長的故事,不過他不希望其他人知道。(因此我也不記錄下來了)
「台灣的教育太急躁了。學習要像羊吃草一樣反芻……你知道反芻嗎?」在他的故事裡,有一部分是在師範大學上中文課,L先生說他後來就不去上課了,因此中文也沒有好到可以交朋友。
「要反芻,而不是才剛學會一個東西就要馬上往下一個目標前進。」
我靜靜地聽著他講,從來台灣的緣起,到目前保險的問題。
「我非常喜歡你每天來拜訪。」L先生說完故事顯得有些累,在我離開病房前說了這句話。
「我也喜歡每天來探訪你。」

    如此溫暖的話語,卻讓我有點五味雜陳,有時候,病人需要的只是願意聆聽的對象,這是我能力所及的事;但現實呢?除了讓他心情好一些,實際面上似乎什麼都幫不了。後來我與王醫師再度討論L先生時,王醫師告訴我,我其實可以主動找L先生的主治醫師討論,可惜當時我即將離開和信醫院,這大概是我在三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最遺憾的事情吧!

「我一定要看看你拿掉口罩的樣子。」
「我終於知道你長什麼樣子啦!」L先生開心地拿著手機要我跟他合照

  十月底,台北依然炎熱,察覺不出已經是金風颯颯的季節了。
  在外科實習的最後一天,我寫好off-service note,向照顧的病人道別;為期三週的休假即將展開。
「我要離開這間醫院了。」我告訴L先生之後要回原本大學的附設醫院見習。
「謝謝你一直來拜訪我。」
「這沒什麼。不過我下週一會回來發糖果喔!萬聖節的,還會穿上特別的服裝!我會問問看是否可以到隔離病房。」雖然希望渺茫,但如果能讓L先生沾染一點節日的歡樂氣息,應該對他有好處吧!
「下週一?我的主治醫師告訴我下週一可以出院!」
「真的嗎?!那你就能拿到糖果了!我們會在全醫院發糖果!」
「我在大廳等也可以嗎?我一定要看看你拿掉口罩的樣子。」
「當然可以!」我都忘了他從未看過我的臉呢!

  萬聖節這天,在我換上超級瑪利歐服裝發糖果之前,先到隔離病房看L先生,他已經整裝完畢,剩最後一點手續就能出院。
「我終於知道你長什麼樣子啦!」L先生開心地拿著手機要我跟他合照。由於我沒有做隔離防護,又穿著便服,所以只站在換衣間,而他在病房中;不過,換   衣間通往病房的門是敞開的,一起照相也不成問題。
  然後他幫我拍了張照,照片裡,我正打開隔離病房的門。
  也許,除了隔離病房那扇厚厚的門,還有什麼也被打開了呢!
  明亮的陽光從窗戶灑進,一如我第一次見到L先生的那個午後。

脫離醫者與病患的框架,才發現人與人的關係不需刻意營造,
因為這本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啊!

    回想起和L先生相處的點點滴滴,我意識到,並不是我在內科照顧他的那段時間,反倒是至外科實習後,脫離「照顧者」的身分去接觸他,才是友誼的開始。與他對話不是為了收集資料、撰寫病歷,而是想了解這個人;聆聽他的故事不是為了「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而是擁有信任感後自然而然的分享;被詢問面試結果不是因為客套,而是真實的關心。脫離醫者與病患的框架,才發現人與人的關係不需刻意營造,因為這本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啊!

    L先生後來透過臉書與我聯繫,他看到了我在臉書上放的照片,是我在使用達文西機器人練習模式的照片;我回到成大實習的某天,突然收到他的訊息,告訴我他看到一篇用法文寫的Journal,探討攝護腺癌使用達文西手術的預後,他想要翻成英文讓我參考,不過一般人要得到全文需要付錢,而他已經和英文老師Jamie討論,若能找到整篇,他會翻譯給我。

    關於病醫關係的種種,親身體驗勝過千言萬語。感謝上天讓我在和信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不只是L先生,我與每個照顧過的病人,都有一些很特別的回憶,每位病人讓我體會或感受到的不盡相同,但有所成長是一樣的。謝謝王金龍醫師邀請我記錄下這段故事,如果沒有王醫師開口,我也許不會在沉澱許久後重新咀嚼這些回憶與反思。(2017/03/23)(全文完)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