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為用,何如?

[最後編寫日期:2018/01/15]

 (鄭春鴻攝)

【臺灣癌症博物館 芝麻開門】

身為基督徒的林俊義教授忽然提起,臺灣癌症博物館或許可以仿效天主教的「告解小屋」,設計一處溫馨小間,讓有需要傾吐心聲的人,在這裡說說話。此話一出,不意大家不分宗教信仰,都稱讚這是一個好主意。…….

文 / 鄭春鴻主任 (文教部)

   很多人問到信仰時候會說:「啥都不信,我信睡覺!」中國大陸過去盛行「唯物史觀」,很多人會回答:「我只相信科學。」還有人說:「信仰有啥用?能當飯吃嗎?」不過,我們來看世界宗教人口比例(2010年):基督教 (31.5%)、伊斯蘭教 (23.2%)、、印度教 (15.0%)、佛教 (7.1%)、民間宗教 (5.9%)、無宗教包括世俗主義、不可知論及無神論等 (16.3%)、其他宗教 (1%)。可見,全球人口仍然以有宗教信仰的人居大多數。當然,大家都有信仰,並不代表你非得去找個宗教來信信不可。但是,多數人都有信仰理由何在,毫無疑問地,頗值得大家想一想的。

  「信仰有啥用?能當飯吃嗎?」信仰不是食物,當然不能當飯吃;但是,人之異於禽獸,好像就這麼點差別,那就是活著不是為了「混口飯吃」,顯然還有吃飯之外滿多事要追求的,不是嗎?你會去找一個一生只追求吃飯的人共度一生嗎?當你愛上一個女孩或男孩,應該不會是因為他只追求吃飽肚子,或可以給你一張「長期飯票」,而是除此他還有什麼比填飽肚子更吸引你的地方吧?  

   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信仰」不是拿來「用」的;雖然他們會告訴你,信仰「好用得很」,信仰幾乎無所不能用。信仰之為用,何如?

感恩之心改善心力衰竭

    信仰,會使一個心緒不穩定的人沉靜下來。信仰,改變了一個人整個的精神世界。信仰,也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信仰,也讓一個人的內心與心靈與外表更加統一。信仰,最明顯地,使人對生活的積極方面心存感恩。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公布發表在《臨床精神實踐》(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雜誌的研究,凡事感恩的心可以改善無症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精神健康,並最終改善身體健康。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家庭醫學和公共健康教授Paul J. Mills博士指出,病人越感恩,睡眠越好,疲勞感和與心臟健康有關的炎症水準越低。

    這項研究比較病人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評分,以及睡眠品質,疲勞,自我效能感和炎症的指標。研究發現,感恩得分較高,與情緒更好、睡眠品質更高、自我效能更高和炎症減少有關,而炎症常可加重心臟衰竭。

臨終關懷的新指南 : 納入文化偏好與精神信仰

    英國國家健康和護理卓越研究所出版了關於在瀕臨死亡成人生命的最後兩至三天內的護理指南。英國國家健康和護理卓越研究所 (NICE) 的新指南 建議,在討論臨終關懷時,應該納入文化偏好與精神信仰。該指南對生命最後兩至三天的護理做出了建議,提示瞭解一名病人的宗教信仰,對於提供他們希望得到的護理是重要的。

    Sam Ahmedzai,一位緩和醫學教授說:「控制疼痛和其他令人困擾的症狀對於頻臨死亡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但良好的臨終關懷範圍遠超過此內容。它包括詢問瀕臨死亡的人的精神、文化、宗教以及社會偏好。只有通過關注這些問題和顧慮,我們才能為每個人提供真正的個性化護理以及對他們重要的護理。」

不朽名著《醫師之信仰》:科學與宗教的碰撞

    義大利文藝復興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醫界不少人一方面對科學探索的成果感到信服,感到振奮,渴望對自然界、對人體、對生命等的奧秘不斷尋求新的解答,另一方面卻又對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義難以捨棄,內心充滿矛盾與痛苦。這其中最有代表性、影響最為廣泛的一位就是英國醫師、著名作家湯馬斯•布朗(Sir Thomas Browne,1605—1682)。

   布朗自認為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並深以為榮。但他又是一位興趣廣泛、知識淵博、思維敏捷的學者。他一方面對《聖經》的內容誠懇接受,另一方面又對文藝復興以來醫學的重大發現不可能無動於衷。維薩利出版的《人體之構造》、哥白尼出版的《天體運行論》及哈威出版的《動物心臟及血液之運動》,這三部可謂都是科學巨著。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布朗肯定閱讀過這些科學巨著。他從這些科學巨著所感到的震撼以及對宗教理念所產生的迷惑,集中體現在他的不朽名著《醫師之信仰》(Religio Medici)一書中。三百多年來,《醫師之信仰》已經被無數次翻印成了英語文化寶庫中公認的一件珍品。

人體內一定存在著某種神秘的東西

   《醫師之信仰》是布朗從歐洲大陸回到英國之後不久,在業餘時間寫成的一部書稿,類似於「私人懺悔錄」,完成於1635年。因為原稿中的許多觀點都有悖於正統的基督教義,特別是天主教的教義,必然招致爭議,甚至引來禍端,布朗從未打算公開發表。在這本小小的「懺悔錄」裡,布朗多次坦率地承認,從理性的角度,從自己所接受的醫科培養和對自然界的瞭解,他對聖經中的不少說法都感到難以理解。他仔細研究過人體的解剖,對於人體各部分如何能維持人的健康甚為好奇。他一方面承認,在人體內並沒有專司靈魂的臟器,但同時又認為,人體內一定存在著某種神秘的、可以脫離軀體而存在的東西。當一個人的內在心靈和外界環境互相融洽的時候,就是身在天堂;反之則是地獄。布朗用十分典雅、流暢的筆調,生動地表達了十七世紀一位虔誠而進步的基督徒,一位接受過正規醫科教育的思想家內心的彷徨。

老年人的宗教和靈性

    宗教和靈性是相似的,但並不是相同的概念。宗教通常被認為基礎更制度化,更有條理,更傳統,而且可能與有組織的,行之有效的信念相關。靈性指無形的和非物質的,因而可被視為一個更通用的術語,而不是與特定的團體或組織相關聯,它可以指感覺、思想、經驗、有關靈魂或尋找神聖的行為(如,一個神靈,終極現實,終極真理)。

    傳統宗教涉及問責和責任;而靈性很少有這樣的要求。人們可能會拒絕傳統的宗教,而是考慮自己的靈性。在美國,超過90%的老年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靈性信仰;約5%的人有靈性信仰而無宗教信仰。大多數研究評估宗教,而不是靈性。使用諸如宗教服務出席情況,私人宗教行為的頻率,使用宗教應對機制(如祈禱、信仰上帝、將問題移交給上帝、接受神職人員的幫助)以及內在的虔誠(內化的宗教承諾)進行評估。

  對於大部分美國的老年人來說,宗教在他們的生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96%的人信仰上帝或原靈體
  90%的人禱告
  50%的人每週或更常參加宗教服務  

        宗教可提供以下心理學益處: 

        對於生命和疾病的積極樂觀的態度,預計改善健康預後,降低死亡率,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其影響健康行為及與社會家庭的關係,應對疾病和殘疾的更大能力。

宗教幫助人減少憂鬱和焦慮

    許多老年人說,宗教是使他們是身體健康問題和生活壓力(如財政資源降低、失去配偶)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項研究表明,>90%的老年病人在應對健康問題和困難的社會環境時至少是中等程度的依賴於宗教。比如,對於未來有樂觀積極態度能幫助健康問題的人保持恢復的積極性。

    使用宗教幫助機制的人比其他人更少得憂鬱和焦慮;這種反向關聯對於更大身體殘疾的人來說關聯性更強。甚至對於殘疾的看法也一定程度地受到宗教性的改變。在髖部骨折的老年婦女中,最虔誠的病人出現憂鬱的比例最低,並且出院時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行走的距離更遠。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也能更迅速地從憂鬱症中恢復過來。

    老年人中,積極參加宗教團體與更好地保持身體功能及健康密切相關。參加宗教服務的老年更容易戒煙,運動得更多、增加社會交往、保持婚姻狀況,並且能活得更長。在一項研究中,從宗教及社會得到較低程度支持的病人的死亡率是同時得到較高支持的14倍。同時,更好的心理健康能改善身體健康,因為憂鬱和焦慮可能加重冠心病、高血壓、卒中和心身疾病。一些宗教團體(如摩門教、復臨安息日會)宣導促進健康的行為,如避免吸煙和酗酒。這些團體的成員較少發生物質相關疾病,他們比一般人群活得更長。

   宗教信仰和行為常促進社會發展和廣泛的社會支援網路。增加社會接觸的老人,因為他們的社區成員與他們相互交流,並詢問他們關於健康以及醫療保健的問題,疾病容易及早發現,老人也會更遵守治療方案。在這樣社區網路中的老年人不太容易忽視自己。宗教信仰也對病人的照顧者有益。一項照護老年癡呆症或終末期腫瘤病人的照護者研究,有很強的個人信仰及許多社會接觸的照護者在2年的照護期內更能承受壓力。

將病人轉診給神職人員

    與老年人談論他們的宗教信仰及行為有助於健康照護醫護人員提供照護,因為這些信仰影響病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在就診過程中詢問宗教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是恰當的,包括以下:

   病人病情嚴重,處於重大壓力之下或瀕臨死亡,要求或建議醫務人員詢問宗教問題;病人告訴醫務人員,他們有宗教信仰,宗教幫助他們對抗疾病;當宗教需求顯而易見,可能會影響病人的健康或健康行為。老年人往往有與心理需求重疊但不相同的精神需求。確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能幫助調動必要的資源(如精神輔導或支持團體,參加宗教活動,與從教社區成員的社會交往。

    確定病人的「精神史」是衛生保健醫務人員討論精神話題的重點之一。醫務人員會詢問病人是否他們的精神信仰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信仰如何影響他們照顧自己,他們是否是宗教社會或精神社區的一員,他們是否願意醫務人員處理他們的精神需求。

    許多神職人員向在家的以及住院的老年人提供諮詢服務,通常是免費的。許多老年病人寧願選擇這類諮詢而不願選擇向精神衛生照護醫務人員諮詢,因為他們對這類諮詢更滿意,而且因為他們相信這類諮詢沒有像精神衛生照護那樣的恥辱。但是神職人員並沒有精神衛生諮詢方面的大量培訓,可能無法識別病人何時需要專業精神衛生照護。相比之下,許多醫院神職人員在老年人的心理、社會和精神需求方面經大量的培訓。因此,將醫院神職人員作為健康照護團隊的成員是很有用的。他們往往可以彌補醫院照護與社區神職人員溝通的社區護理之間的差距。比如,病人出院後,醫院神職人員可以致電病人的神職人員,使病人宗教社區內的支持團隊可以充分調動幫助病人恢復(如提供保潔服務、膳食、交通、拜訪病人或照護者)。

病人宗教信仰的支持和具體做法

    健康照護醫務人員應該支持病人的宗教活動,只要其不干擾必要的醫療照護,因為這些活動可能對健康有益。活躍參加宗教團隊的人,特別是那些主要宗教傳統中的人,通常更健康。

    一些醫務人員與病人一起禱告,向他們宣讀宗教經文,或確保病人有他們想要的宗教材料(如大型印刷經文、宗教錄音帶)。但是醫務人員不應該覺得被強制做任何違背他們自己信念的事。

    如果病人願意接受,健康照護醫務人員可以建議病人參加一些宗教活動,病人可從這些活動中獲益,這些活動可提供社會接觸、減少疏遠和孤立,增加歸屬感及存在感及生活目標。這些活動可能幫助老年人關注積極的活動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問題。然而,一些活動僅對更有宗教信仰的人合適。如果病人未參加宗教活動,建議這些活動時應注意靈活性。病人為健康相關原因尋求醫療照護,而不是出於宗教原因。健康照護醫務人員可提供關於宗教信仰的健康益處以及針對老年人的活動以及當地宗教資源資訊,如當地教堂的支持團隊,促進健康節目,志工活動等。

博物館擬仿效天主教的「告解小屋」

    癌症是病人極大創傷,不只是身體、甚至形容上受到傷害,心靈的創傷往往不下於前者。因此,臺灣癌症博物館對於癌症病人的靈性支持一直十分關注。癌症博物館策畫中,也一直在思考,應該設計一塊「淨土」,給參觀者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留下心情的告白。在這裡可以書寫、錄音、錄影、繪圖等,對某個人、某些人或某件事道謝、道歉、道別或其他的留言。經由作者的同意,博物館的系統會將這些素材整理改編成具有「溫度」的內容,以感人的多媒體展現給參觀者。最近,我的長輩好友林俊義教授忽然提起,或許可以仿效天主教的「告解小屋」,設計一處溫馨小間,讓有需要傾吐心聲的人,在這裡說說話。不意大家不分宗教信仰,都稱讚這是一個好主意。

    天主教的「告解聖事」也叫做「懺悔聖事」,或「修和聖事」,是天主教會的七件聖事之一,本是很美好的設計。確實,世事如麻,許多難言之隱除了向至高、全能又有無限恩慈者傾述,又能向誰啟齒交心呢?

    天主教的教導很清楚明確:懺悔聖事是領洗之後所犯重罪獲得赦免的慣常方法。不過,有些信友的悟解不無偏差,他們只注重外在「告解」的宗教儀式,忽略了內在的革新,以為這些儀式具有魔術般的神奇力量,好似一紙可以換取赦免罪過的證券。而根據天主教的教導,這些儀式本身是一種邀請,邀請罪人回頭改過,重返天主的正道。

榮格 : 宗教信仰乃屬人的天性

    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告解,能夠發現什麼?告解和現代心理學確實然不用互相排斥。依照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的看法,宗教信仰乃屬人的天性,人一旦失足犯罪,就需要向授有赦罪權力者坦認自己的過錯,以獲得罪過的赦免。榮格亦提出告解的治療功效,自許多個世紀以來,早已為人所知;他更認為,沒有告解,在倫理的領域裡,罪人勢必淪為淒涼的孤島。榮格對告解的看法,顯然是彌補心理學與宗教之間缺口的橋樑。以往的事實莫不在在指證,堅強活潑的信仰,對一個為各種困擾所擊傷的心靈,具有積極的治療價值。由此觀之,這麼美的信仰理應受到推薦,更在治療的過程中可接納採用,而不是視若無睹,甚或加以排斥和攻擊。

希望本文的讀者提供寶貴意見

    心理學家把告解和心理治療相提並論,我們就有理由假定,聽告司鐸與懺悔者之間的關係,類似心理醫生與求診者之間的關係。哈里森(Harrison, 1988年)分析但丁神曲的「煉獄」,將維爾吉爾(Virgil)帶領但丁神遊的引導與心理醫生協助求診者康復的治療,互相比較。司鐸既然作為天主寬恕罪人的橋樑,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心理醫生十分相似,在赦罪的過程中,自然不能置身度外。即使目前仍有不少司鐸繼續堅持,告解既為聖事,應讓天主的運作暢行無阻,不容外來的因素參雜其間,因而反對任何形式的指引輔導;但另有許多司鐸,尤其受到牧靈經驗的激勵,認為在告解聖事中,神的運作、人的行動,並無互相排斥之處,因而採取更積極、更主動的態度。話到這裡,一般信友,在告解聖事中,究竟期望聽告司鐸如何執行他的任務?而聽告司鐸本人,究竟希望自己應有怎樣的表現?這些便是我們希望本文的讀者提供寶貴意見給台灣癌症博物館的。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