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性格論

[最後編寫日期:2017/08/14]

 (朱玉芬攝)

「癌症病人性格論」,有其必然;也並非完全必然。我們的親朋好友之間,很容易發現癌症病人就在身邊。如何趨吉避凶呢?除了在生活起居習慣、飲食習慣、工作環境上多作考察及反省之外,或許也可以近身觀察他們的「性格特點」,有者「改進」;無者「嘉勉」,或可免一大難呢!

文 / 鄭春鴻

    8月1日,文教部舉辦的「生命故事書工作坊」第一梯第一次活動,來了很多人參加,其中有不少癌症病友。主持人今年80歲的蔡素節女士要大家自我介紹。前面有些人很勇敢地說:「我是乳癌病人」、「我是胰臟癌病人」……,輪到一個年輕人自我介紹,他說:「我的名字是……我還沒有得癌症。」此話一出,惹得哄堂大笑。其實,他說的也是「實話」。哪個癌症病人在發病之前,會知道自己會得癌症呢?誰又知道自己一定不會得癌症呢?

    在和信醫院工作15年,我有幸和很多癌症病人做朋友。我發現,癌症病人與癌症病人一見面,很容易在非常短的時間成為知心的朋友。一旦在心靈上搭上了線,彼此就可以打開心內的門窗,很自然地說出老朋友之間才說得上的人生故事。而這些故事,有不少是他們甚至不曾向親人吐露的故事。

    癌症病人族群之間是一個不那麼公開的,甚至有點隱密的族群,一般人談話若說不上心頭,真情是不願流露的,癌病人人之間更是如此,大多數的癌症病人Line族群,是不歡迎非癌朋友加入的。

    大家交換了故事之後,免不了要探究,我們「這一掛」彼此有哪些接近性或共同點,並且囑我把這些大家想到的記下來。大家非常踴躍地在Line上交換心得,越看越有趣,性格特點類似的形容,大家的說法、形容都不太一樣,我特別盡量保留「原汁原味」,把它大約整理如下。大家一起讀讀看、想想看。

    我特別聲明,這是癌症朋友之間的自我及彼此「性格檢驗單」,既然是性格,說的就只是一種「傾向」,並不一定有哪種性格就會得癌;有哪些性格就不會。正如民間相術看「八字」,看的也是一種「傾向」,並非命中帶「偏財」買樂透就會中;命中帶「七殺」就不服輸,很容易製造樹立敵人。大家參考參考。

癌症病人發病前「自覺」的性格特徵

  以下是癌症病友,發病之前自覺的性格特徵:

  1. 情感比較纖細、多愁善感的人,容易有負面想法;
  2. 對生活細節要求比較龜毛的人,對自己要求甚高,好像EQ很高且理性,覺得這樣才專業,原來没消化掉的,都存在深處;
  3. 比較替人著想的人
  4. 比較拘謹,不喜嬉笑怒罵;
  5. 自有主張、自以為是,不苟同別人的看法,比較固執;
  6. 覺得事情非我不可,不放心別人做事,責任全攬;
  7. 相對比較自信,剛毅、樂觀、信任;
  8. 較少言寡語,不愛吐露心事;
  9. 雖不苟言笑,卻和藹可親;
  10. 除非必要,總是躲在角落單打獨鬥, 寧願自己把事做完,也不太希望麻煩別人的人;
  11. 孤芳自賞、個性浪漫、比較不務實際;
  12. 不得不表達一些想法,但才講就覺得言多必失;
  13. 自傲傾向、個性比較不合群。不主動交朋友,也不願和太多朋友往來;
  14. 富正義感,對於狐群狗黨不屑一顧;
  15. 喜愛獨處、喜歡獨自一人逛街
  16. 在人生的抱負上,比較沒有那麼大野心的人;
  17. 在工作崗位上,比較少見發號施令的人;
  18. 在人生的舞台上,比較不會搶鏡頭、出鋒頭的人;
  19. 遇到委屈,比較可以吞忍、逆來順受,情緒和壓力逼自己吞的人;
  20. 事情完成之後,比較不會居功的人;
  21. 除了至親好友,不願與他人分享成果
  22. 在分工合作上比較願意收尾的人;
  23. 在夫與妻必須共同承擔的事情,比較願意概括承受的人;
  24. 在事態的選擇上,比較舉棋不定的人;
  25. 在短時間必須完成的事件上,比較願意使命必達的人;
  26. 希望做到所有認識的人,對自己的評價都是正面的
  27. 凡事以別人為優先,自己真的無所謂,即使吃虧也不太在意的人;
  28. 朋友都說太任勞任怨,在生活圈及工作圈裡大家比較信得過的人;
  29. 在金錢的使用上比較不那麼斤斤計較的人,但比較節儉。

    拜Line傳播之賜,我很有效率地把這個「性格清單」傳給更多病友參考,得到了很多的迴響。許多病友直接告訴我說:「你寫的就是我」。或者說:「除了其中一兩項可能是部分的我,其他幾乎把我的性格特徵都講到了。」「真實的我,好像都已經在裡面了,我再也想不出來多加甚麼了」。

    我邀請更多的病友針對這個清單再添加一些自己的性格特徵,並且表示不需要參考別人說,也不必在乎我整理出來的清單,只把它做參考,可以用自己的話來描寫自己病發前的性格。

   因此,當你在讀這兩個清單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些敘述讀起來好像意思很接近,那是我在整理時特別保留的,因為有些是性格的形容,有些是性格在生活上的表現,都挺有意思的。

癌症病人很少「馬大哈」型的人

  「馬大哈」型的人是指為人比較隨意,馬虎,幹事情拖拖拉拉,丟三落四、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無所謂,而且懶於認真檢討自己,常哈哈一笑了之,草率不靠譜的那一類的人。

    或許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馬大哈」的性格,但這裡指的是我見過、深談過的癌症病人在光譜上傾向「馬大哈」的人,非常少數或幾乎沒有。反而多數癌症病人是屬於光譜上與「馬大哈」另一面的人,他們通常是龜毛、負責、穩健、忍讓、拘謹、煩憂、多慮、任勞任怨、為人著想的人。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心情、情緒壓力通常比一般人大,並且又不擅於自我疏導壓力的人,好像比較容易成為我們「這一掛」的。

人的壓力就像船上需要壓艙物一樣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定數量的煩惱、憂傷和欲求,這就像船上需要壓艙物一樣」。他也說:「人免不了要遭受不幸和痛苦, 痛苦對人也有它的用處。這就像若沒有大氣的壓力我們的身體就要爆裂一樣,人若沒有艱難和不幸,一切的需要都能滿足,我們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人需要一些壓力,就像船上需要壓艙物一樣,確實沒錯。但是「壓艙物」如果太重,那是會沈船的,人是會崩潰的、會生病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壓力給健康帶來的危害不亞於二手煙。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先前228項以壓力為主題的研究結果,發現工作要求高會增加患病機率35%,工作時間長會使早逝風險增加大約20%。這樣的影響相當於吸二手煙,或者缺乏運動,或者飲食不健康。

    醫學上對壓力影響健康的報告很多,以下就是者一、兩年來一些新發表的「壓力」相關的實證醫學研究:

慢性壓力增加中風風險

    發表在《中風》(Stroke)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抑鬱、慢性壓力、充滿敵意或憤世嫉俗可能增加中風風險,那些對憤世嫉俗者中風的風險可能加倍。

    同樣是憤世嫉俗,也有外顯和隱藏幾分,有一些人熱衷社會運動,在抗議事件上都在隊伍前面師生吶喊,這是外顯型的憤世嫉俗;有些人每天在電視前面看政論性談話節目,心裡跟跟著澎湃,每天這樣憂憤的躺在床上睡著。相對的,外顯型的憤世嫉俗者釋放了自己的壓力;隱藏新的憤世嫉俗,卻把壓力累積在心壘中。古羅馬塞涅卡說:「只要不因憤怒而誇大事態,就沒有什麼事情值得生氣了。」大多數的憤世嫉俗,其實是當事人誇大了事態,曾經中風的人要記得這句話。

日常壓力也會損傷精子DNA

   一項發表在《國際陽痿研究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otence Research)研究表示,某種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增加男性精子DNA損傷的發生率。例如肥胖、壓力甚至手機使用,都可能影響男性生育,以及影響基因遺傳給孩子。有證據顯示DNA損傷,不僅影響男性生育,還會遺傳給下一代,增加一些基因突變性疾病的風險。更有證據顯示DNA損傷,不僅影響男性生育,還會遺傳給下一代,增加一些基因突變性疾病的風險。

心臟病人接受減壓力訓練,復發及死亡下降

   去年,杜克大學的醫學院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壓力管理訓練可以使心臟病患者的康復效果更佳。該研究相關文章發表於3月21日的《迴圈》(Circulation)雜誌上。研究人員發現,接受心臟康復/壓力管理的那一組成員因心臟疾病復發入院以及死亡人數約為18%;而僅接受心臟康復為33%。

HPV活躍程度與壓力和抑鬱有關

    大家都知道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子宮頸癌的元兇。兒科學術協會2016年會議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壓力和抑鬱」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的婦女是否能擺脫感染中發揮顯著作用。研究人員比較了有HPV持續感染的女性或者感染清除的女性的答案。人體的免疫系統往往在感染的幾年內會攻擊病毒。研究指出,有壓力時服用藥物的女性,更容易出現持續的HPV感染。

心理壓力與肝病死亡率相關

    心理壓力是導致許多疾病的一個誘因。2015年5月,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的一篇文章考察了心理壓力與肝病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分析顯示,心理壓力與肝臟疾病死亡率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如肥胖和高血壓,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關。而心理壓力(焦慮和抑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它可能直接或間接地與肝臟疾病相關。

消化不好跟「壓力」有關

    我們常聽人說「消化腸胃不好、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等,跟「壓力」有關。生活壓力影響消化道健康,真的有根據嗎?沒錯。

  《美國生理學雜誌- 胃腸道和肝臟生理報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 reports)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生命早期創傷性事件可以增加腸道去甲腎上腺素水準,增加成年時患慢性消化不良和焦慮的風險。研究表示,上腹部去甲腎上腺素釋放的增加,增加胃的敏感性和影響焦慮樣行為的易感性。

年輕女性尤其禁不起壓力

  《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期刊研究指出,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年輕老年女性更易出現心肌缺血。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的研究小組,對心臟病人在他們出現精神壓力之前和之後進行了影像學檢查。然後檢查男女的血流量的變化,結果發現年齡是一個因素。他們發現精神壓力誘導血流量減少:與男性相比,女性、尤其是年輕婦女更經常發生;研究告訴我們,年輕女性確實比較「禁不起嚇」、「禁不起壓力」。所以,我們對待少女、少婦、熟女要特別溫柔,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

最新乳癌綜合治療指南:減壓

   瑞典一項發表在《精神神經內分泌學》(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的新研究發現,性慾過度者與過度活躍的「壓力」系統有關。性慾過度男性的壓力激素水準高於正常人。換句話說,那些在性活動越熱烈的人,在生活的壓力,似乎顯示著壓力太重的男性,會以更多的性活動來減輕壓力。不過,這種「減壓」的方法,顯然不那麼OK。「減壓」己乎是現代人的顯學。對癌症病人來說,紓壓更是必修的功課。最新乳癌綜合治療指南,就把減壓當作新的項目。

    2017年4月,美國整合腫瘤學會(SIO)更新了乳癌綜合治療指南。他們建議在乳癌治療期間和之後對病人進行焦慮、壓力、抑鬱、壞心境的疏導,認為對病人改善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幫助。

得癌症是「運氣不好」,但為什麼是偏偏就我運氣不好呢?

    法國文學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幸福是一個債主,借你一刻鐘的歡悅,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的確!幸運只會叩響你的門一次,但不幸卻有著更多的耐心,一直等著拜訪你。人不是沒有好運氣,但是,好運氣常常在人們還未察覺它的時候就過去了。

    前一陣子,發表在著名的《科學》期刊上說,有2/3的癌症可以解釋為「運氣不好」(bad luck)。這個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報告,很快地成為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其實,不需要這麼權威的大學做研究,幾乎100%的癌症病人,在發病的那一刻,哪怕都已經過了10幾年,想起自己幹嘛得會癌症,沒有一個不自認為真的是「運氣不好」的。

  「為什麼我運氣那麼背,得了癌症?我做了甚麼壞事?」
  「我委屈吞忍、逆來順受,處處為人想。為什麼我得了癌症?」
  「我愛家、愛子女,跟太太分擔做家事,為什麼我得了癌症?」
  「我工作任勞任怨、使命必達,為什麼我得了癌症?」
  「老王最愛拍上司的馬屁,他為什麼不得癌症?」
  「小張最愛發脾氣,他為什麼不得癌症?」
  「老陳這傢伙,沒事兒就開口向人借錢,而且還不還錢,他為什麼不得癌症?」

    任誰遇到挫折、都會怨天尤人。癌症病人也是人,而且遇到的不只挫折,它可是災難,天大的災難啊!要癌症病人不怨天尤人,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我得癌症?」「為什麼他不得癌症?」各式各樣的念頭,從來沒有停過。這無關去詛咒誰得癌症,而只是單純地把某個人當「對照組」,想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那麼倒楣。當然,終究沒有人搞懂。

如果不是……,我就不會得癌症!

    如果你再回頭看看,前面所列的兩個「清單」,不管你第一次看的時候,對哪些條項同意或不同意,影響你判斷的,會不會是在私領域裡的那一股「怨氣」呢?哪怕你已經是被判定「痊癒」的癌症病人,以為心中那股難以名狀的怨氣已經化為烏有了,但是一旦某件芝麻小事觸動了,它就好像被喚醒,那股怨氣會淡淡地升起。那個怨氣的對象也許是個人,甚至是親人,妳的老公、你的太太、你的兒女;怨氣的對象也許是一件事兒:剛換工作、剛失業、剛喪失親人、剛被人倒債。你是不是在午夜夢迴之際,會油然興起:如果不是「他」、如果不是「她」、如果不是「那件事」……「我就不會得癌症」呢?

    當你發現,這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怨氣」確實或深或淺地影響著你的判斷。那麼,「癌症候選人」的性格清單,會不會就不再是單純的「客體」、不再是對「某人」的指稱;而是經過非常複雜的「恩怨情仇」轉折下,投射在你心中的某個「代罪羔羊」,就稱它是「刻板印象」吧!

   上引的古羅馬哲人塞涅卡,他也曾說:「一個人不幸的程度,是和他自己的想像一致的。」幸福與不幸都在寸心中。英國作家及詩人吉普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說:「我著眼於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便認為我不幸;而別人矚目我得到的東西,便認為我很幸福。」世間之事,到底哪樁是走運?哪樁倒楣?搞不好還確實是角度、視野的問題呢!

勇敢地追求幸福吧!

    都得了癌症了!在性格上,如果還能調整,該怎麼做呢?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都坐五望六、七老八十了,性格還能怎麼改呢?

    不然!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思路一點通,人的價值觀、生命觀,可以像舞台的背景布幕一樣,「刷!」一聲,又是另一個時空。

    勇敢地追求幸福吧!

    羅馬詩人賀拉斯說:「一切悲慘命運中,最大的不幸是過去曾經幸福過。」不要今與昔比,任何一個人生節點,都有它必然發生的條件,歷史之為用,不在於用它來「緬懷過去」,而是教我們「活用過去」。
怎樣追求幸福呢?天天去靜坐冥想、瑜珈氣功跳舞,以為可以忘掉煩憂,都不一定有用。我認為「幸福就在轉彎處」。一轉念,就看到幸福。

   以下幾個關鍵「轉彎處」,選自一些人的智慧之噢,提供給你參考:

1. 要懂得分享:記得!所有甜蜜、快樂的事,都不可能可以被一人獨吞的。美國詩人哈伯德說:「忍受痛苦只需一個人,享受歡樂需要兩個人。」幸福的竅門兒,就是懂得分享。

2. 要有耐心:好運不會在人家等候的那個地方自然而來,而是經過彎彎曲曲與困難得難以想像的道路降臨的。人難免有怨氣,治療怨氣、憤怒的最好辦法是等待。你要有耐心等待好運來到。

3. 要有好伴侶:我喜歡也認同貝多芬說的下面這段話:「一切不幸都是神秘難解的,而且獨自想著時會覺得它是最大的不幸;和別人談談,它似乎就比較讓人能忍受了。因為交談之後我們變得完全熟悉那些所畏懼的事,而覺得好像克服了它。」最難忍受的孤獨莫過於缺少真正的友誼,去尋求可以傾訴心聲的伴侶吧!

4. 不要灰心絕望:英國作家笛福說:「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羅曼.羅蘭說:「最難忍受的痛苦,也許是想幹一件事情而又不去幹。」追求幸福要看到自己可以改變的;不要只看那些不能改變的。

   「癌症病人性格論」,有其必然;也並非完全必然。我們的親朋好友之間,很容易發現癌症病人就在身邊。如何趨吉避凶呢?除了在生活起居習慣、飲食習慣、工作環境上多作考察及反省之外,或許也可以近身觀察他們的「性格特點」,有則「改進」;無則「嘉勉」,或可免一大難呢!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